(资料图)
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,各地的公共场馆设施越来越丰富,纷纷修起了展览馆、大剧院、文化馆等等,给百姓的休闲生活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。但与此同时,在公共场馆的建设过程当中,有一些地方也存在脱离当地实际需要,“贪大求奢”、搞形象工程、面子工程的情况。前不久,记者在甘肃榆中县采访时,就发现了这样一组公共工程,投资很大,外观也很气派,算得上当地的地标,但却是门前冷清,无人问津。
“水泥航母”长期撂荒成为水泥疙瘩、“水司楼群”入不敷出沦为烂尾工程、历时五年建了个寂寞的“全球最大”关公雕像……上面这些曾经名噪一时的建筑,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“面子工程”。他们的命运,几乎都是建时轰轰烈烈,去时一地鸡毛。不但没有起到宣传推广作用,反而因为破坏了城市本身的历史风貌和形象,受到广泛的诟病。
任何一个“面子工程”都不可能从天而降,都需要不菲的财政资金投入,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。比如甘肃省榆中县城边缘处的这座市民公园,项目总投资是9.52亿元,市民公园约1.7个亿,城市展览馆2.8亿元,道路约1.7个亿。“面子工程”不仅劳民伤财,而且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,破坏政治生态,更会让浮夸、作假的社会风气盛行,致使基层政府公信力下降,还可能导致地方错失高质量发展的良机。
“面子工程”劳民伤财,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受其害,各地向“面子工程”亮剑,在坚决下马“面子工程”的同时,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启动问责机制,让“面子工程”的责任人颜面全无。
“面子工程”成为打不死的小强,屡禁不止,关键在干部。广大领导干部一方面要处理好显绩和潜绩的关系,以身作则,自觉拒绝“面子工程”;另一方面也要多走出去、走下去,多看看“后院”和“墙角”,多听一听群众评价,让“面子工程”撑不起面子。此外,各级党组织也要强化监督问责,对“面子工程”发现一起,叫停一起,问责一起,只有真正让“面子工程”的责任人丢面子,才能打消后继者的冲动,让他们不敢、不想、不愿再搞“面子工程”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起点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